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86章 繁华兴盛(1 / 2)

月波楼!

乃是秀州城内的亭台楼阁,每逢佳节便是游人如织。

渐渐的发展成为以月波楼为中心的商圈,延伸至不远处的上官街则是商铺林立,颇为繁华兴盛。

“楼前翠凝如萦带,而高柳横塘,远入孤村,野光水草,微见出处。栏干下瞰,烟雨空蒙,朝霞暮云,雾乱衣袂。”

“启禀官家,此乃政和年间秀州知州毛滂的《月波楼记》。此楼修建于至和元年,为当时的嘉兴知州令狐挺所建。月波楼下的金鱼池乃是我朝金鱼初始之地。”

韩鑫好似导游一般,带领众人穿梭在秀州的街巷之中,并详细讲述着地名背后的故事。

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深入浅出,却也让赵构等人听得如痴如醉。

“朕看这月波楼周围商铺繁多,大部分好似新开之铺,是为何故?”

赵构一边欣赏着秀美的街巷,一边关注着两边的商铺,对于他而言或许民生和国富才是最为关心的。

“回官家话,自革新变法后,市易均输让货物流通更为便利。秀州本就是手工匠聚集之地,且水路便利,因而店铺如雨后青笋般四处开张。手工匠凭手艺将货品买卖到湖广、两广,甚至大理安南。”

“秀州上官街市肆荟萃,每个商铺大多背后有个作坊,商铺以零卖,大宗买卖则以商人间贸易为中介,朝廷既可按零卖收税,也可按大宗买卖收税。”韩鑫回禀道。

原来革新变法的市易均输让货物在流通性上更为方便,并且能够以一地之货物而通行全国,甚至外邦。

那么秀州凭借着大运河的交通优势和手工业发达的技术优势,在全大宋甚至外邦需求的叠加之下,巨大的需求让工匠更加愿意开商铺和作坊以赚取更高利益。

“零卖如何收税,大宗如何收税?”

赵构问得很细,毕竟从这一处就能判断出税收的数目,从而可以大概推算出革新变法光贸易这一块会对朝廷的税收贡献。

同时对于税收怎么收,不同的贸易方式收取是否合理,这些同样也是朝廷需要关注和了解的。

“赵相在革新变法市易均输等提出细则,各路转运使不得干涉州府税收方略,各州府可依因地制宜制定贸易税收。因为秀州乃是分为零卖、大宗、专卖和抽佣等几类收取,各行各业利润不一。高利行业税则重,如酒、盐、茶、丝等等。”

韩鑫说的其实就是大宋的商业特色,市场形式多种多样,官府并不约束和限制。

正因为这样的灵活性,让商业店铺不仅仅在城市,村镇乡落之中也是大肆发展。

并且随着商业发展越来越繁荣,商品的品类也是越分越细,种类越来越多,对于民众所需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需求自然也是越来越高。

本来大宋设置转运使是方便货物运输与流通,同时肩负税收和贸易管理。

后来转运使逐渐发展成为地方的主政官吏,这样一来反而对于地方的商业发展造成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