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二卷马蹄急 第六十六章 坑瀣一气(1 / 2)

本来,在目前的这样局面下,陆政东最好是不见记者,但是记者的到来也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按照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好和坏都是相对的,既然有人想拿记者来做文章,他也何尝不可以打记者的主意,那这些记者给招降为我所用?

记者盯着这事不放,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熟人相托或者是有经济收益,二是真觉得这事管委会有猫腻,有很重要的新闻价值。

陆政东见两位记者也就是把原来沈达理所讲的观点比较详细的阐述了一下,然后着重提了一提,长滩开发区是省里地市中第一个创办的开发区,谈到省委省政府对于长滩市开发区的期望,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的重视,陆政东这么讲也是提醒商报的记者:长滩开发区是市里的宝贝疙瘩,哥们想要玩什么花活得悠着点,如果有些东西玩过头了,那到时候那就是吃不了兜着走。

陆政东已经给何子东汇报了此事,所以在态度上并不想太软弱,不过陆政东在这件事上谈得不多,两位记者肯定是明白人,点到为止就行了

其实两位记者到了开发区之后,大体了解了情况之后就发现,真实情况和爆料人提供的相去甚远,这个线索实际上并不具备太多的新闻价值。但是这一趟下来也不能白跑一趟,他们也都是老油子了,深知挑刺,看看能不能兰东斌的事情中发现管委会的一些其他线索。

听到陆政东如此讲,两位记者心里也明白,长滩市是将长滩开发区当成长滩的一张名片在进行打造。而且现在正是全国掀起经济建设的热潮,在这方面进行负面报道,也许就会被别人认为是逆潮流而动,心里就更是有些嘀咕。

陆政东对于这些也是一带而过,并没有讲太多,两个记者都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人,肯定不缺乏政治**性的,他也就不用显得太过强硬。说完这些,陆政东就和两位记者天南地北的谈着。

两位记者对管委会提供的情况基本已经了解了,本不想在管委会呆着,但陆政东态度很是恳切,谈话也挺言之有物,本来爆料者讲,陆政东是如何如何的差,这也颠覆了他们的认知,对于这个年轻得有些离谱的开发区副主任也挺有些了解的兴致

两位记者想多了解陆政东,但事实上陆政东不但达到了把两位记者拖在这里让其今日无法去找兰东斌夫妇了解情况的目的,而且也从两位记者身上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陆政东看时间差不多了,对着两名记者说道:

“蒋记者、温记者,都是见多识广的无冕之王,既然到了开发区,我们是热切的希望两位在开发区多走走多看看,我想事实会说明一切,两位就会对很多事情有个很清晰的判断。

实际上,我觉得长滩开发区能够在全省地市中率先成立,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并且我在这里还可以透露给你们一个消息,要不了多长时间,现在这样的基建工作就会变成很多企业的厂房建设,长滩是开发区的发展一定会很快,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两位记者能不能对开发区的发展持续关注,作一个系列报道,这肯定能成为有价值的报道。省商报报道财经类的内容,肯定更是强项。我们也希望能够借助省商报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长滩开发区……”…。

陆政东是基本摸清了两位记者的路数,所以才会讲这番话。

现在的报纸其实生存也并不是很容易,特别是像商报这样的后起之秀,广告收入的之类的并不是很好,为了增加报社的收入和效益,记者们都有拉赞助和广告的创收任务。

当然,记者们也不是白干,都是有高额的提成和奖励的,做成一笔,肯定比收点红和土特产收入好得多。而两名记者看样子也清楚,管委会底气挺足,再在兰东斌的事情上纠缠下去恐怕也讨不到什么好处,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两名记者是因为那种原因而来,他开出的这个**两名记者估计都很难拒绝。

果然不出陆政东所料,两名记者对此兴趣浓浓,很快就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上面:

“陆主任果然是有水平,古人讲酒香不怕巷子深,这话在现代社会来讲还是值得商榷,要想更快更多的为人所知还是确实需要多宣传,不然长滩市开发区就是再好,也就和深闺之中的大家小姐,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

陆政东也笑着点点头

“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古人之所以讲酒香不怕巷子深,主要是活节奏比较慢,好东西主要是靠口口相传,在现代社会,节奏很快,特别是我们现在和其他很多地方相比,比较落后就更需要加快节奏,迎头赶上。就更需要让别人认识了解……”

蒋记者见到陆政东态度很殷切,对宣传报道有很深的认识,心里也是一喜,笑着说道:

“我们最近准备搞一个全省经济发展的专题报道,这是一个宣传长滩市开发区的好机会,只是版面有限,竞争很激烈……”

所谓的专题报道,陆政东其实也是心知肚明,这类东西他见识得太多了,比如报纸喜欢搞点“xx之子”、“企业家巡礼”之类的专题,实际上能上专题的,都要给赞助,说白了也就是一变相的有偿新闻。

陆政东见两名记者一幅兴致盎然的样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