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夫人轻轻摇头,微微的迷眼,便就是在笑了,“京城离着大同不远,我瞧着风土人情都差不多。”
这话说的,乔氏在心中瞬间了然,果真不是她小人,谁人能单纯的没点小心思?郭夫人这不也一样来的晚些了?
再听听这话说的,哪里说的什么风土人情,那意思就是京城的人也不用高贵,大同的人差不到哪去。
乔氏面上不变,只是心里冷了几分。长辈们之间该计较的总还是要计较的,郭仪那孩子是个有数的,郭夫人这倒是不自觉,这亲事你就是高攀了,既都来了京城,已然被压了一头了。
两个人说笑着,便到了屋内。
女眷们倒也都按照规矩起身,乔氏也是故意的,上来就先介绍安红韶,纵然是晚辈一句国公府人,你就得行大礼。
安红韶是拦着了,都是亲戚不必讲究,可到底你也得跟人家客客气气。
再然后便是李氏,伯爵夫人,而后是大舅母,再然后便是自己的儿媳了。
这一圈说下来,郭夫人总也维持不住刚来时候那高傲样。
有本事也说说,京城跟大同差不多?你在大同,能在一个屋子见过这么多有身份的夫人?
待众人坐定,乔氏朝着李余音招手,“我便是我小女余音,因为路程不便,咱们之前都是书信往来。”
李余音面带微笑,款款的见礼,“郭伯母安好。”
郭夫人笑着拉着李余音的手,“果真是个标志的姑娘。”
说着,招手让丫头递过来了个锦盒,说是给李余音的见面礼。
李余音道了谢后,便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一众人自要闲聊,李氏少不得问起大同的事。
郭夫人清了清嗓子,“我瞧着,也跟京城差不了多少。”
还是些说辞。
听了这话,李氏轻笑一声,“那大同想来也是富庶之地,听闻晋商可是有名的很,我一直在书本上见过。不过,大同山路多,不好走,朝廷给修官道的银钱每年都不少,可那边始终不够,也不知道郭夫人这一路走来可颠簸?”
这话问的,李氏看着是好奇,可是作为县令夫人郭夫人能轻易回答吗?若说是不颠簸,那官道修的是极好的,每年大同跟朝廷要银子算怎么回事?
可若是颠簸,你连条好路都没有,如何跟京城相比较?
莫要说是县令夫人,就是知府夫人来了,她也一样的是回答不上来。
郭夫人只能低头抿茶,心里早就乱的厉害。
“朝廷的事,咱们也不好多言。”思来想去,硬生生的只能岔开话题了。
大舅母清了清嗓子,连她都听不下去了,不过就问个路好不好走,怎么就不能多言了?
不过,这也没她说话的地方,她拿起糕点,吃了几口。
“可不是,这朝廷的事咱们还是少念叨。”乔氏一直在这当好人,郭夫人一说她连忙接过,不让郭夫人难看。
一顿接着又说道,“大同可是人杰地灵的地方,旁的咱不知道,瞧着这小郭大人,仪表堂堂气度不凡,可半分不比京城的儿郎差。”
说起自己的儿子,郭夫人可是骄傲的很,头又重新抬了起来,“旁的我不好说,可是这孩子也不是我自夸,打小就聪慧,骑马射箭出众不算,偏偏还是会念书,瞧瞧头一次进京赶考,便中了进士。在我们那,也是周遭出名的才子,媒人都快把家里门槛踩断了,我怕成亲让他分心,这亲事才一直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