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十一章 淞沪会战(2 / 2)

“委员长,我这次通过出售药品的专利,从美获得了不少火炮,其中M1式75榴弹炮100门,M59型号155毫米加农炮20门,M—1式迫击炮200门,这是清单,”王之淮送上了这次获得武器的清单。

“好,好,好,感谢王先生的我慷慨解囊,国家与民族不会忘记先生的大义,”老蒋确实很开心,这些装备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将大大振奋人心。

“我只是负责跑腿的,其实真正出力的是我们背后爱国华人组织,我只是被他们推到前台来的一个人,委员长谬赞了,”王之淮面对老蒋的夸奖婉转表达道。

“是啊!海外华侨华人们还是非常爱国的,如果全世界的我华人华侨都能团结一致,何愁不能打跑倭人,”老蒋一扫几天以来的低沉的心情,有些开心的说道。

其实这些军火,王之淮早就和美丽国驻华大使谈妥了,上个月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就已经送到了苏北的海城,只是一直没有说出来罢了。

“委员长,现在淞沪战事一开,全国的军队全部调往淞沪,可是倭人海空军强大,我国军将士只能靠血肉之躯与之对抗,怕是不能长久,而且我们组织传来消息,日人很快就又会从华北,朝显和他们的本土再次增调4个师团,到时候怕…”王之淮又对着老蒋透露了一些倭人的消息。

老蒋听到也是心中一惊,现在淞沪地区只有集结了20万左右的鬼子,国军已经非常吃力,一旦鬼子五个师团近10大军再次增援,淞沪战场怕是真的坚持不住了。

“委员长,是时候考虑下一段作战状况了,鬼子援军一到,淞沪必不可再守,那么守不得只能考虑撤退,可淞沪下来一马平川,虽然江南水网密布,也不能阻拦鬼子太久,所以现在必须加紧吴福防线的建设,再有就是金陵必须要留一支强军守卫啊!”

“毕竟金陵乃国府首都,中山先生陵寝所在之地,不可不守,也不能不守,”王之淮语气低沉的述说道。

老蒋沉默了很久自言自语道“是啊!金陵不能不守,可现在国军绝大部分的精锐已经去了淞沪,还有谁能留下守卫首都。”

听到老蒋的话语王之淮知道机会来了小声道“委员长,怕是忘记了一支强军吧!良桢的74军现在还在徐州集结准备支援淞沪。”

蒋委员长恍然大悟“哎!老喽,是啊良桢的74军可是还在徐洲。”

原来74军接收了三个师的德械装备后,一直在徐洲整训,现在才刚刚整训了两个多月,军政部一纸调令,已经开始集结准备登上南下的火车,支援淞沪。

“委员长,美丽国的军火不日就到达海城,不如就让良桢代为接手,不然这么一批火炮,没有强军守护,出了意外可不得了,良桢接受装备后可以火速坐火车机动到金陵,视淞沪战况,再是否决定增援淞沪,”王之淮小声建议道。

“早知道你与良桢亲如兄弟,本以为是外界谣言,今日一见怕是果然如此啊!良桢有你这位财神爷相助是他的福分啊!”老蒋笑着打趣道。

其实老蒋并不担心,王之淮与俞济时的相交,俞济时这人是个纯粹的军人,没有政客的那种心眼,而且他还是自己的表外甥,喊自己一声舅父,算是自己的铁杆亲信。

能够让他掌握更强的军力在手,对自己也是助力,再说王之淮这人在国内也没有什么基础没什么势力,只有一个外国回来的侄子,也是一天到晚神龙见首不见尾的。

只是他后面的那个华人爱国组织比较强大,好在他们不参与国内事务,倒是时不时的捐献一些物资军火什么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