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母这次生病多亏杨娘子细心照看。”罗洪对着杨柔深深一揖。
杨柔笑道:“这有什么,老人家初离故土,难免思念,生了病就想吃一口家乡小食。我平日里没有什么拿得出来的,只在做吃食上还有些心得,也是伯母不嫌弃。”
“杨娘子太客气了,你做的那些吃食,莫说我父母,就是我都喜欢吃。来了京里这么多年,什么好吃的好喝的没见过,没吃过,但还是地道的家乡味道是什么都比不了的。”
“这个简单,寻一个江南的厨子也就是了,我听阿轩说过,京里好多外地的官员要么就是带着家乡厨子来的,要么就是专门寻的。”
“哪有那么可心的,况且做吃食不单单是材料和味道,重要的还是人。只有诚心做出来的饭食才会让人吃出想要的味道。”
杨柔低头想了想,抿嘴一笑道:“罗大哥的意思是,就像是熬药,同样的药方,同样的病情,熬药的人带着祈祷和希望去熬,得病的人就会好的快一些。而那些为了熬药而去熬药的,也许效果就不会太好。”
“没错,就是这样,用心很重要。所以,我母亲这次能这么快就好了,杨娘子功不可没。”
“哎呀,罗大哥怎么又绕回来了。我娘与伯母投缘,两人能聊到一起去,与其说我们来陪伴她们,还不如说是互相解闷。”
罗洪笑着点头,一边伸手示意杨柔往垂花门处去,一边道“阿谏成亲,你们得去喜串胡同送嫁吧?”
杨柔走在罗洪身边笑着说,“嗯,莹姐与冯家镇的人基本上不会再有往来了,我这也是借了怡姐的光,莹姐叫我一声表姨,自然要好好为她发嫁。”
罗洪点点头,有些无奈地道,“昨儿阿谏来给我娘送帖子,人走后,我娘好个给我数落。”
“为何?”
“还不是老生常谈,从他们来了京里,只要我在家,这耳朵就没清静过。”
杨柔抬头去看罗洪,只见罗洪站住脚,一双眼睛定定地瞧着自己,里面有让人心悸的光芒。
杨柔连忙收回视线,低声道:“罗大哥正值壮年,父母康健,家底丰厚。想必只要你肯点头,自有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堪配佳偶。”
罗洪瞧着杨柔低垂着头,发间那小小的银钗在夕阳下反射着光芒,刚想再说什么,就听冯怡道:“娘,外祖母说咱们该走了。”
两人抬头,见沈如蕙拉着冯怡站在垂花门下看着他们。
杨柔好似做错事一般,快走几步上前,声音有些紧张地道:“是呀,得走了。”
沈如蕙瞧着走在前面的杨柔母女和跟在身后的罗洪,心里好似被拉开了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