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我可以向二位保证,我那朋友,只是在山林间采药时,从山间滚落,受伤有些重,绝没有惹到什么不该惹的人。”
“也就是说,你那朋友还懂得采药?”
“正是。”
李老汉,把背上的木弓拿下来,靠着墙角思索起来。
足足过了一刻钟,李老汉才说道。
“可以,不过我只会负责你那朋友的一日两餐,并给他找个住处,剩下的都与我无关。”
“甚好,甚好。二位再次稍等片刻,我这就带我那朋友来。”
说罢,穷酸书生一溜小跑,走进背后的院子。
“父亲,这书生怎么还有自己的院子啊。你以前不是跟我说,东卫镇寸土寸金吗,这一处院子也不便宜吧。”
“他啊,也算是咱们东卫镇的名人了。
年少时,家中颇有资产。四五岁,熟读四书五经,八岁得童士的名头,也算是功名在身,成为东卫镇人尽皆知的天才。
十五岁一举过了一年一度的小乡试,得了生员的名头,更是坐实了天才之名。一时间各路富商皆上门提亲,都被他一一拒绝。
再然后仿佛耗尽了天资,每三年一次的大乡试,屡屡被淘汰,到今年也三十好几了。
最让人恨的是,取了个青楼艺伎,当了老婆。
只可惜,没通过大乡试,就没有举人名号,也就不会被赐予大官。生员的官位又多是一些小官,他又不愿。
那艺伎也离他而去,连带着他的孩子也消失在人海中。
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寻儿,你要记得,不管是打猎还是做人,都要懂得,知足常乐。”
“好的,父亲。”
二人又等了半个时辰,才看到那穷酸书生带着一个年近七十,满头白发的老者从小院中走来。
那老者虽然年近七十,脚下的速度,可不比三十多岁的张生员慢。
“老宋头,这就是我给你说的那一对父子。”
那老头举起仅存的右臂,然后说道。
“在下宋白轩,功名在身,乃是生员,听闻吾友所言,二位需要一个教书先生。”
李老汉听闻,急忙回复。
“在下李老汉,乃东卫镇外一个猎户。这是犬子,李寻。我父子二人来此,就是来此找一先生,教我家孩子学一些基础的文字。
不过宋先生,我们那个村子很小,只有三五十户人,也离东卫镇有些距离,地处偏僻,紧靠大山,来往不易,不知先生是否介意。
还有,村子里还有些别的幼童,不知先生是否愿意,一起教授,至于学费,先生不必多虑,我自会与村中人一一商量。”
“不碍事的,只要给我找个住处,在管上一些饭食,即可。令郎无需更多的学费,其他幼童我们到时候再一一商谈。”
“既如此,那就有请先生,随我同行。”
李老汉说完,又拍了拍李寻。
李寻匆忙从腰间小袋中掏出几块碎银,递给穷酸书生。
那书生倒也阔气,收下碎银之后。从书摊上取出十余本书籍,递给了李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