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59章 院士提名也得抢着来?(1 / 2)

就在常浩南专心变分水平集方法的这段时间里,华夏的科研圈子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2001年度的新晋院士名单,正式出炉了。

这是华夏第一次系统性、规范性地将两院的院士增选流程进行同步。

当然,考虑到华夏工程院1993年才成立,到现在都没有十个年头,因此为了补齐名额,每年的增选数量都要略高于隔壁。

例如今年,就是科学院56人、工程院81人。

137位新院士,看起来似乎挺多,但打散分摊到全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里面之后……

那确实是少得可怜。

要知道,即便在本次增选结束后,两院院士的总数仍然分别只有653人和616人。

这里面还有不少是早已退出科研一线,只作为标杆和丰碑存在的人物。

因此,哪所学校哪个单位要是能混出个院士来,那不光是面子上能增光添彩,里子上也能实打实地做到逆天改命。

而相对应地,如果没有院士,或者长期增选不出新院士,乃至于院士传承失败,名额不增反降,那难免在同行面前要矮人一头。

而航空动力集团,目前就处在这么个情况之下。

偌大一個央企,正编档案里竟然连一个院士都没有。

其实照理来说,刘振响作为624所的前所长,应该算是航空动力集团的人。

然而在SB101高空台落成之后,由于某个人的关系,他把自己的组织关系转回到京航大学,当教授去了。

那时候还是航空工业总公司时期,虽然624所层面肯定是不太愿意,但是对于高层领导来说,考虑到刘振响本人的意愿,以及整个航空工业系统当中其实并不缺院士,最后还是把人给放了。

结果这一放不要紧,过了几年两边分家,航空动力集团直接就傻了眼——

过去总公司的院士全是航空工业那边的,自己愣是一个都没摊上。

而这功夫刘振响连博士都快带出第一批来了,再想把人家的档案调回到624所……

玩呢?

根本不现实。

当然,世纪初这会儿,双聘,乃至多聘院士(也就是一个院士同时在几个单位挂正式职位)的情况并不罕见。

但航空动力集团可丢不起这个人。

宁肯没有。

其实从这个角度看,倒是常浩南自己给自己的新东家挖了个坑。

但无论如何,问题总是要解决。

那就只剩下增选一条路了。

结果么……

99年那次自不必说,总公司刚成立没多久,组织情况才刚刚稳定下来,甚至连提名都没提。

而今年,虽然阎忠诚和江和甫两个人入围了候选人名单,但还是没能走到最后。

这里面的原因,当然比较复杂。

一方面,但凡是圈子,就不可能没有人情世故。

客观上,大院士生小院士的情况确实存在。

原本没有院士的单位会比较吃亏。

另一方面,航空动力集团的情况也确实有点尴尬。

成立时间太短了。

华夏的航发水平确实在近些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之前的成绩毕竟都是总公司时期积累的。

新集团成立之后,确实还没有个完全尘埃落定、影响力又足够大的型号。

总不能用涡喷6D去评选吧?

至于常浩南证明庞加莱猜想……

抱歉,那个成果是以京航大学作为单位发表的。

而对方这次之所以没提名常浩南,显然是准备等明年国际数学家大会把该颁的奖都颁过之后,到2003年再提名。

到时候常浩南资历有了、荣誉够硬、年纪也不是小的特别离谱,100%可以保证冲击成功。

本来,这几乎就是明牌,大家也都心照不宣地等着。

然而对于航空动力集团来说,情况就比较尴尬。

如果他们的第一个院士,竟然是被别人提名的……

那这不说丢脸吧,至少光荣的程度是差了点。

也容易让

所以,无论如何得做点什么。

而林左明,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找上了总经理朱霖育。

“朱总,如果继续这样按部就班下去,我估计恐怕6-8年以内,我们集团都没办法成功提名出一个院士来。”

办公室里没有外人,因此前者也没说什么场面话,而是直接开门见山:

“所以我认为,下一次,也就是03年增选,我们需要把浩南同志作为候选人推荐上去。”

面对这个要求,朱霖育的第一反应,是茫然:

“我们关起门来说话,03年小常的院士名额……不说板上钉钉,本来也是八九不离十了吧?”

“就算我们推荐,也只会排到京航大学后面去,还是起不到实际效果啊?”

联合推荐当然是可行的,但只有其中的第一个推荐单位/推荐人会被特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