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海:“房子是规整些,但像鸟笼子似的。”
小,太小了,还没有菜地。
王翠翠:“那也是长安的鸟笼子。”没打听过行情,但县里的宅子比村里的值钱,长安肯定比县里更值钱。
祝明月回程坐在马车里,盘算不止,“十几口人,养得起吗?”
大吴给官员的俸禄不低,养活家小不成问题,但若要养一大家子……
李家只是周边县城的普通庄户,饿不死,但也没有多少底子。
陈娘子:“他们带了粮食来,口粮解决了,其他的花销不大。”
房子是现成的,衣裳穿旧的,顶多添点花几个小钱针头线脑。
祝明月反应过来,“所以,还是要有地才行。”
有地才能有个退路,但大部分的老百姓没有地,或者拥有的土地不足以种出养活一家人的粮食。
祖传下来的理想,城里待不下去就回家种地,发财了就回家包更多的地来种。
李家人跋涉几日,在新房子里简单归置后倒头就睡。
连晚饭都是啃路上没吃完的干粮,有中午的荤腥打底,吃起来倒不算艰难。
次日一早,精力旺盛的李四海出门找邻居说话。
李开德刚住过来时,就拜访过四周,昨日一队车马连带着乌泱泱的人过来,就知道是老家来人了。
这会见李四海出来,问清楚名姓关系,恭维他是官宦人家的老郎主。
李四海这才有些儿子做官了的真情实感,以前见的都是乡里乡亲,吉祥话当不得真。
李家的女人们在家里洗洗涮涮,厨房里建了灶台放了铁锅,但没人会用。
幸好老灶没拆,用起来倒是熟练。
王翠翠在锅边敲一敲,惊声道:“铁的!”
这么大一口锅,全是铁做的!
如果拿来打镰刀锄头,能做多少把!
刘兰芳:“好像是做饭的。”
王翠翠转念一想,放在厨房里,当然是做饭的。
刘兰芳:“帮陈娘子送菜去厨房时,看见他们做饭就是用这个锅。”
李家人不知道怎么用铁锅,往常陶锅的办法似乎不行,但烧水还不行吗?
有些东西一通百通,铁锅里放上水,灶台里点燃火后,不一会儿就有了点温度。
婆媳俩立刻就爱上这东西,除了铁铸费钱外,没别的缺点。
不过都是李开德早前预备好的,不用额外花销,接受起来容易得多。
王翠翠立刻让儿子去巷口挑水,一家人要痛痛快快地洗个澡。
李家院子门口来了一辆马车,下来一男一女,身上都背着药箱。
李四海和人聊天不忘看自家门口的动静。
邻居是坐地户,看打扮眼熟,“你家请的大夫来了。”
庄户人家的原则就是,只要不是病的要死都不会看大夫,忍一忍熬一熬就过去了。
李家没病没灾的怎么可能请大夫,是祝明月提议的。
既然答应段晓棠,照应她下属家人,当然要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