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2章:大明版的房地产搞起(1 / 2)

洪武二十八年初,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大宁联合织布厂正式成立,以官民合营的方式运转;

大宁王府以土地和新式织布机的技术入股,占五成一的股份,白家等三家民间资本以资金和织布机入股,瓜分了剩余的四成九股份。

厂长由王府内务府派官员担成,成立了厂委会,委员长暂时由解缙兼任,委员由各家派代表参加,厂长也是委员之一;

厂委会是全厂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厂,各委员都有具体的分工,直接对委员长负责。

白家派出的委员居然是白大小姐,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而且分管最重要的账目工作。

织布厂有3个厂房,2千余架飞梭织布机,有男女工人4千余人,女工主要负责织布,男工负责其他工作。

整合了大宁的纺织业后,大宁的布产量在短时间内增加了数倍,成本被大幅地降了下来,不仅满足了大宁50万军民的需要,还有多余的布匹销往周边。

纺纱厂、织布厂的建立,不仅安置了一大半的妇人,也让其他被救回来的妇人成了大宁男人眼中的香饽饽;

之前她们是累赘,现在她们可以在宁王爷建的工厂内领到不菲的薪俸,完全可以养活她们自己和小孩子,这样的女人在那些军户和民户眼中是很吃香的。

明初人口稀少,朝廷对生养小孩都有政策鼓励,礼教大防也没有那么严格,所以这些女人和小孩子就成了香饽饽,几万妇孺的安置终于大部分得到了解决。

大宁突然多了两家大型工厂,近万工人,很快就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旺,创造了大量的商机;

周边的商家闻风很来,很多都是做布匹生意的中间商,大宁生产的布不仅质量好,而且价钱只是内地的七成。

他们从内地运来粮食、茶砖等生活物资在大宁出售,得钱后又从织布厂采购大量的布匹或者直接到纱线厂采购纱线,运回中原售卖,赚取可观的差价。

在大宁从事商业活动最大的优势就是只需要上交规定的商业税,官府不再收取其他费用,别的地方那些吃拿卡要现象在大宁相对少很多。

来往大宁的商人增多后,又给大宁带在了新的问题,作为宁王府的大总管,解缙敏锐地发现了问题,然后向朱权报告道:

“殿下,自从织布厂投产后,来往大宁的客商大幅增加,他们的居住成了大问题,原来的客栈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很多人甚至选择了在大宁购置产业,即使这样还是满足不了需要,那些民户的房子成了抢手货,价钱也升值了不少,一房难求。”

朱权顿时大吃一惊,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出现了用房紧张的问题,仔细一想也好理解;

原来的大宁城没有太多的外来人口,住房基本够住,现在不仅多了几万妇孺,还涌进大量的商人,住房紧张的问题自然就浮出水面了。

朱权一寻思,既然缺房子,那就建房!

当即对解缙说:

“老解,各地商人大老远的来到大宁经商,住房的问题咱王府必须要给他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