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41章 阶级的局限性(1 / 2)

要是有田有地,不说有多少,只单单一亩也算是有个根;

而科举制能照耀到的阶级那是有着几十上百亩的寒门子弟,他们才配去用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实科举制说白了还是给那些小有积累的人一次机会,或者说以前是贵族但是逐渐没落,但家里的积攒还在;

给这种人一次重返辉煌的机会,而不是说你祖上或者祖上的祖上一直在贫困的山沟沟里面打转;

科举制针对的从来不是这样一群人,就算你有天赋,但是没有人能发掘出来,想要出人头地,做第一个改变家族命运或者说是阶级的人;

至少从你的爷爷辈开始逐步的积攒自己的家业,如果你爷爷首先能在你们村子里站稳当,是你们村子里可以吃饱穿暖的好人家;

那么你的父亲才能够有机会站在你爷爷的肩膀上面出村子到镇上看一看,这是必要条件,只有你爷爷能够支持你父亲在镇上站稳脚跟;

你才能站在你爷爷和你父亲一辈子的积累上开始进一步的向外探索,此时此刻,在封建王朝,你可能才会有一个读书习字的机会;

注意,这只是识字的机会,要是想走科举道路,最起码还要再积累一代,自己读书习字,可以在城里找到一份工作;

稍微接触了上层的一点规则制度,此时此刻你才会想或者说是咬咬牙勒紧裤腰带初步有能力让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孙子去科举;

普通百姓经过三代的慢慢积累,到第四代才会有去科举改换门庭的概念,完全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三代的积累几乎需要百年,一个普通百姓如果想要自己的子孙后代参加科举必须首先拥有百年的积累;

而且这百年的时期也就意味着你们家是一点儿差错都没有,在所有关乎人生的选择当中,都选择了正确的那一条路;

一点差错都不能出,而且还要保证你这祖孙三代所有的人都是正常的并且还有点小聪明,身体也要好的不能再好;

因为一旦生病又是倾家荡产啊,在古代一个小小的风寒就能要了人的一条命....

所以第四代可以进行科举考试,那是理想的条件之下,如果稍微有一点差错,可以说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让自己的孩子去科举改换门庭;

有人说我去从事商业不就行了?

做商人不就赚大钱了吗?

这都是一个很理想的条件状态,一个在地里面只想着种地的百姓,让他去经商这简直就是要了他们的老命;

进入城市里都是诚惶诚恐的,不敢抬头,因为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对于许多事情那都是未知,未知实在令人恐惧;

经商就是让他们恐惧的一件事情,况且一个平头百姓,什么手艺都没有,可以说自出生之日起就和土地打交道;

唯一会的就是种田地,你还要他如何去经商,连最简单的算数都整不明白;

有些事情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够做成的,不会算数,你连基本的利润都算不出来,你怎么做生意?

这不就是等着变成冤大头上杆子被人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