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在朝堂之上,任命杨琦等三十九人为青州的太守和县令,让这些当事人个个目瞪口呆。等到散朝之后,他们都云集在杨琦的府中商议对策。
杨琦设宴后堂,招呼和自己亲近的这帮朝臣。有新任的蓬莱令,见堂中坐着的都是被贬官的朝臣,便试探地问杨琦:“侍中,是否应该把太尉请来赴宴?”
听到蓬莱令的话,杨琦摆摆手,苦笑着说:“老夫在散朝之时,已经邀请过舍弟,可是他说偶感风寒,无法赴宴。看来他也担心老夫会牵连他,有意在避嫌了。”
“那可怎么办?”得知杨彪不来赴宴,原本还努力保持镇定的蓬莱令有些慌了神。虽说在朝上被贬为县令,他心里还不慌,觉得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杨彪还在继续当太尉,要不了一两年,等风声过去后,又能把自己这帮人调回朝中。可此时就见对方明显不想趟这趟浑水,他顿时慌了神:“杨侍中,若是我们在朝中无人相助,那么这辈子恐怕也别想离开青州那块穷乡僻壤了。”
“既然圣上已经任命我们为青州官吏,那我们就尽快去上任。”杨彪无奈地说:“只要在青州站稳脚跟,再联络其他的刺史、州牧,未必没有能力来对付安阳侯。只要铲除了安阳侯,要重新回到朝中,还不是小事一桩。”
蓬莱令显然在此事上,没有杨琦这么乐观,他等对方说完后,便苦笑着摇头说:“侍中有所不知,下官任县令的蓬莱县,原有人口一万一千三百四十七户,丁五万六千四百二十一人。可经过黄巾之乱后,全县只剩下四千六百多户,丁不过一万五千余人。就凭这点人手,怎么和安阳侯对抗?”
说完这番话之后,蓬莱令觉得心灰意冷,不愿意继续留在这里,便拱手对杨琦说:“侍中,下官还要回去收拾行李,酒宴就不参加了,告辞!”
看到蓬莱令离去,和他相好的几个县令也坐不住了,也纷纷起身向杨琦告罪,跟着蓬莱令离开了侍中府。
随着蓬莱令等人的离开,原本坐得满当当的后堂,顿时空旷了许多。剩下的宾客虽说没有起身离开,但也变得心不在焉。特别是得知太尉杨彪因为要避嫌,而拒不参加此次的宴会后,大家都不免有兔死狐悲的感觉。
大家聚集在侍中府,无非是考虑杨琦和杨彪之间的亲戚关系,希望能得到杨彪的一个承诺,这样大家就可以毫无顾忌地离京赴任。同时,还希望能商量一个妥当的办法,来继续对付韩湛,一旦时机成熟,就将其铲除。
可如今一切都成了泡影,大家哪里还有什么心事继续吃饭。整个宴会的气氛格外沉默,就算堂中有歌舞助兴,众人也是一副兴趣缺缺的样子。
好不容易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才有一名偏远地区的黄县令起身,向杨琦询问道:“侍中,大家都被贬往了东莱郡,不知该何时动身?是一起动身呢,还是分开上路。”
黄县令的话,总算引起了大伙的共鸣,他们也纷纷开口问杨琦:“是啊,杨侍中,我们什么时候上路,是分开上路还是一同出发啊?”
“诸位,诸位请安静。”见到后堂乱得和菜市场一样,杨琦连忙起身,抬起双手使劲朝下压了压,对众人说道:“我等与安阳侯势不两立,别看今日他只是让圣上贬我等的官,谁知道他后面还有什么阴谋诡计。若是分开上任,只要他派出一哨人马,就能在途中把我等一一铲除。因此,我等必须同时离京上任,这样就算他有什么企图,为了堵住悠悠众人之口,也不敢轻举妄动。”
“杨侍中所言极是。”杨琦的话刚说完,胆子,敢同时对我们这么多人下手。”
等后堂重新安静下来后,杨琦捻着胡须对众人说道:“今日不早了,大家都早点回去收拾行装吧,我们约定在两日后的辰时,在东面外汇合,一同前往东莱郡赴任。”
堂中的官员齐声答应道:“喏!”随后,他们便纷纷向杨琦告辞,返回自己各自的府邸,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前往东莱郡赴任。
官员们离开后不久,潜藏在侍中府里的暗探,就把当晚聚会的消息,向沮授进行了汇报。沮授听说杨彪没有去参加当晚的宴会,不禁微微颔首,觉得杨太尉和这些人保持距离,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沮授抬头对暗探说:“接下来,杨琦就要前往东莱郡赴任。本官让你考虑一下,是继续跟着杨琦前往东莱郡上任呢,还是留在京中?假如你愿意留在京中,本官一定会给你安排一个好差事。”
暗探听完沮授的话,不由怦然心动。但转念一想,自己在侍中府里卧底的时间虽然不长,可已经取得了杨琦的信任,假如在这个时候留在京中,那么就会前功尽弃。因此他斟酌再三,最后硬着头皮回答说:“启禀监军大人,小的奉命待在杨侍中的身边,只要他一天还没死,小的任务就没有完成。小的已经做出了决定,愿意跟着他前往东莱郡上任,并随时把他信息传回京中。”
暗探的选择,让沮授感到有些意外,但也感觉很欣慰。因为如果这个暗探选择留在京师的话,自己还需要重新派人在杨琦的身边潜伏,至于什么时候能取得对方的信任,那就是一个未知数。而这个暗探深受杨琦的信任,如果跟着去了东莱郡,想必更会得到杨琦的倚重,到时就能源源不断地把各种消息传递回来。
想到这里,沮授起身走到对方的面前,抬手在对方的肩膀上拍了两下,笑容满面地说:“既然你愿意跟着去东莱郡,本官也不会亏待你。京中的家眷,本官会派人按时送去钱粮,确保他们衣食无忧。”
“多谢监军大人。”暗探连忙向沮授表示谢意:“小的一定全心为侯爷,为监军效力,及时地把杨侍中的一切消息传回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