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航空航天项目发射的火箭残骸,在掉落时,不论是不是可回收模式,都拥有极大的落地不确定性,因为这些残骸会遭受的撞击是不可能确定的,甚至在空中,这些火箭零部件容易相互碰撞,造成更多的灾难。
九州科技钛坦星部门与他们的大男孩玩具机甲部门配合航空航天项目部开发出了无限列阵推动引擎以及列阵系统。
这两个听起来好像有些中二的词汇,代表的却是一种我们现在商业科技公司最强的动力设备与处理方案技术。
众所周知,航天器脱落时候的设备在大气层中会因为极快的下落速度而产生强大的摩擦力,这些摩擦力会烧毁设备,所以有许多航空航天项目会给设备戴上降落伞,以此来降低下坠速度,减少摩擦力。
只不过这样做的弊端就是降落伞不能在最高处打开,同时还要研发出坚韧度极高的面料,才能让航天器设备缓缓降落。
也有的项目部门使用的是像飞机滑翔翼一般的技术和反方向推进装置,这两样技术都是可行的,只不过前者需要极强的运算能力,保证每一个设备都拥有可以控制和可预见的滑翔线路,后者则需要给火箭增添更多的火药,来完成反推进的动力输出,极大浪费航天火箭运载重量。
而九州科技的列阵系统就能给每一个脱落设备算出它们的滑翔线路,无限列阵推动引擎作为机甲部门的顶级动力引擎,可以让机甲跳跃到空中甚至是浮空简短飞行,自然也能够给每一个脱落设备提供极为重要的推动力,保证每一个设备都按照计划好的轨道进行下降。
同时,九州科技还开发出了特殊隔热材料,它可以在轻量化又保证强度的同时,隔绝热量的传导,除了这种基本的隔热能力之外,一旦热量超过该材料的承受上限,该材料就会开始溶解,并且迅速脱离机体,同时带走庞大的热量,让机体可以清凉下去。
据说该材料是九州科技生物工程部门、化学工程技术部门、材料科学与工程部门联合开发出的特殊材料,蓝星只有九州科技以及大夏航天集团可以应用。
目前九州科技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在收集第一阶段掉落的火箭和其他设备,我们夏华社的工作人员刚刚与九州科技西南发射基地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现场设备的初步检测结果非常优异,这种隔热材料在脱离之后,会在大气层的摩擦中逐渐分离成为极小的颗粒,最后进入自然生态的降解循环中。
在实验室的检测中,该材料分离的颗粒具有可降解性,并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降解的污染,哪怕是普通的鸟类、鱼类吸食了该颗粒,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曾经的四大天坑专业生化环材,即生物工程、化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四个领域,那是把各大高校的学子给坑得叫苦连天。
而现在,不用记者描述该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只要有脑子的人,都清楚,研发出这种材料的团队,肯定在九州科技内部拥有极高的项目分红和资源分配权利。
顾青自九州科技的第一个制造业实体产品销售之始,就定下了将产品收益按照百分比奖励给项目参与人员的方式,这就造成了九州科技内部创新、科研的气氛非常浓郁的情况。
谁都不知道,自己手上的技术加持在自家公司产品上面会产生多么恐怖的销量和利润,但都知道,只要认真切实的搞研发,就绝对钱途光明。
不过此时此刻,网友们的注意力却根本不在记者讲述的那些科技知识上面。
大家的弹幕都集中在了空中安全这个领域的讨论。